一、葫芦丝简介。
1、葫芦丝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州傣族、阿昌、德昂等民族中。傣语叫"筚郎"("筚"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、"郎"为直吹之意,"叨"即葫芦),当地汉语又称葫芦箫。 2、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,葫芦咀做吹口,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竹管,并排插入葫芦底部。主管上开7个音孔,前六后一,副管则不开孔。吹奏时数管齐鸣,而旋律只出自主管,副管仅以和谐的持续和音相衬托。
3、葫芦丝通常以自然换气法吹奏,亦有用循环换气法者。
4、葫芦丝的音域常在9度以内,最多不超过11度,音色十分柔美迷人,使这一乐器在民间和音乐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。
5、葫芦丝的音域限制了葫芦丝的表现力,近年来已有试验改革者尝试用两根主旋律管加4根副管、或两根同调管加高音、低音旋律管,其目的都在于扩大音域并能演奏和弦。
二、葫芦丝的制作。
这里只对葫芦丝制作的主要步骤做简单介绍,对于详细的制作工艺,限于篇幅,就不一一展开了。
1、竹管选料及处理
1-1选料:根据制作的调门决定竹子的粗细。一般都用紫竹。竹子的内外径一定要匀称,外表不能有伤痕。要根据调门确定竹子的长短,然后截开。
1-2、烤竹子:烘烤竹子用煤球炉为最佳。火势要旺,烤过的竹子一定要笔直。
1-3、划线:根据样板,在竹子上用鲜明的线条划出每个音的孔位。
2、葫芦的选料
2-1 葫芦的外观要求表面光滑无疤痕、划伤和霉变,颜色一致,最好是金黄色。
2-2 外形周正、匀称,从正、侧两面看,都应对称,不可歪斜。
2-3 用指甲弹击葫芦,声音应该清脆、明亮。这样的葫芦才可以用来制作葫芦丝。
2-4 同竹管一样,选好料的葫芦还要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,例如内部和外部的处理,划线打孔等等。
3、簧片的制作
3-1 簧片是葫芦丝中最为关键的部件,也是葫芦丝制作过程中最难掌握的技术。簧片的制作要经过选料、取料、锻打、刮磨、开片、修片等工序,非常复杂。
3-2 选料一般采用磷铜、铍青铜或锡磷青铜,以锡磷青铜为好。
3-3 取料比较好理解,就不多说了。
3-4 锻打的目的有二:一是能够增加铜皮的密度,增加弹性,从而增长簧片的寿命。二是以消除或减弱铜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纹理,从而改善音质。
3-5 刮磨是为了消除在锻打过程中产生的铜皮表面不光滑现象。
3-6 开片,就是在处理好的铜皮上开出振动发声用的簧舌。这是簧片制作的最关键工序。此道工序一定要加倍细心,不可有丝毫疏忽,否则就会前功尽弃。
3-7 开好的簧片,往往还有一些瑕疵,所以还要进行修整才行。
4、安装簧片
在葫芦丝的主管与副管的吹口处开出与簧片大小相应的凹槽,槽的中央开出能容纳舌簧的方孔,然后将初调的簧片安装在主管的吹口处,对其进行反复的调试,直到对音色、音准调试到满意为止。
副管的簧片制作过程与主管一样。用熬制的黄蜡将簧片与竹管的吹口焊接牢固。
5、在副管上安装拉手或梅花扣,以控制副管的发声。
6、攒葫芦
葫芦丝分一根主管和两根副管。先把主管按照葫芦上孔的大小插入中间的孔,如果竹子粗了,就用半圆锉锉葫芦上的孔,直到严丝合缝;两边的副管也分别插入与主管相邻的两个孔。
7、安装吹嘴
为了乐器美观,将葫芦丝的主管吹嘴安装上骨口,并打磨成型。骨口的材质多为牛骨。
8、至此,葫芦丝的制作基本完成。最后,还要用细砂布对已成型的葫芦丝进行打磨,然后喷(刷)漆,一般喷(刷)2~3遍普通清漆。这样,一支葫芦丝便做好了。
9、有的葫芦丝还要在葫芦的下部加一个硬质塑料托,以增加葫芦的机械强度,有的葫芦丝还要在两个副管下面安装铜箍。